HCIE-Datacom | HCIP-Datacom | HCIA-Datacom |
HCIE-Cloud Computing | HCIP-Cloud Computing | HCIA-Cloud Computing |
HCIE-Cloud Service | HCIP-Cloud Service | HCIA-Cloud Service |
HCIE-openEuler | HCIP-openEuler | HCIA-openEuler |
HCIE-GaussDB | HCIP-GaussDB | HCIA-GaussDB |
HCIP-AI | ||
HCIE-AI Solution Architect | HCIP-AI Solution Architect | HCIP-AI-MindSpore Developer |
鸿蒙应用开发者基础认证 | 鸿蒙应用开发者高级认证 | 鸿蒙应用开发者定制课程 |
发布时间: 2025-07-17 14:27:14 点击量: 121
大家好!我是陈同学,重庆文理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。此刻的我,坐在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工位上,作为一名云计算交付工程师,内心充满了踏实与憧憬。
回望从山城重庆的校园到首都北京的职场,我的就业之路充满了探索、挫折和最终的柳暗花明。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段旅程,希望能给正在求职或即将步入职场的小伙伴们带来一些启发。
兴趣初燃:
从迷茫徘徊到选定网络工程
刚踏入校园时,我和许多新生一样,对专业学习充满好奇,却也带着一丝懵懂。大一,是打基础的阶段。计算机导论、C语言、数据结构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操作系统……这些计算机基础课程像一块块基石,帮助我构建起知识大厦。
然而,学习过程中,我发现了一个问题:面对编程语言和底层原理,我的兴趣似乎并不高涨。课堂上努力理解,课后反复练习,但成绩始终徘徊在中游。那种感觉,像在迷雾中行走,知道方向重要,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清晰路径。
很快,专业分流的日子到了。站在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,我回顾了大一的学习经历,意识到,与其在不擅长的领域苦苦挣扎,不如尝试拥抱一个可能更适合自己的方向。于是,我果断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网络工程专业。
大二大三,我投入到网络知识的学习中。路由交换、网络安全、网络规划……这些课程的内容确实吸引着我,我也渐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。然而,网络工程对细节的严苛要求,对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,以及在实验操作中需要的绝对专注,给我带来了新的挑战。
讯方引路:
推开云计算新世界的大门
我明白,兴趣是动力,严谨才是网络世界的通行证。我努力调整学习态度,投入更多时间钻研,虽然有所进步,但总觉得离“精通”还有很长的距离。转机出现在大三下学期,得益于我们学校与讯方的合作,企业老师走进了我们的课堂,带来了云计算课程,为我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门!
云计算的世界,逻辑清晰,架构分明,更关键的是,它的入门门槛相对友好。即使是零基础的同学,也能通过一步步的实践操作,快速看到成果,获得正向反馈。这种即时的成就感和不断解锁新技能的乐趣,让我深深着迷。也就是在这个学期,我找到了明确就业目标:成为一名云计算工程师。
确定了目标后,自然需要努力去实现。我了解到HCIE是华为认证体系的顶级专家认证,在业内分量十足,拿下它不仅意味着系统掌握了云平台设计、部署、运维的核心能力,更是技术实力的权威背书。于是,趁着暑假有时间,我报名参加了讯方的HCIE云计算培训课程。
备考的日子紧张而充实,讯方的老师们给了我全方位的支持:班主任老师像知心朋友,在我遇到瓶颈时给予心理疏导和鼓励;就业老师早早介入,分享行业动态和求职技巧;专业老师更是倾囊相授,以其深厚的功底和耐心的指导,让复杂的技术难题变得简单可解。
最终,我成功拿下了HCIE认证。回顾备考过程,HCIE的难度其实在可接受范围内,但这段经历最珍贵的收获是让我深刻体会到学海无涯。HCIE并非终点,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,拿到证书时,我知道,这只是拿到了进入职场的“钥匙”,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
北京·上海·再回北京:
我的实习“三部曲”
带着满腔热情,我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实习中。然而,现实远比课堂复杂,职场也远比想象中残酷。我的实习之路,堪称一波三折。
第一站:北京,耐受力的大考
实习第一站,是北京的一家公司。初到这座北方大都市,兴奋很快被现实冲淡。远离熟悉的故乡,远离家人朋友,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高压的工作节奏。项目时间紧,任务重,难题层出不穷。我这才真正体会到,面试时那句轻松的“我还年轻,我都可以接受”,在现实面前,是多么的苍白。
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工作的“画像”:我究竟能承受什么?我需要什么样的环境?这份工作本身也因项目调整存在特殊性,四个月后,我的首次实习便画上了句号。这次经历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: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耐受力,客观评估自身抗压能力,是求职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第二站:上海,敬畏心的觉醒
调整好心态后,我决定南下上海。作为山城长大的孩子,我对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充满向往。平心而论,这份实习的薪资虽不如北京那份,但城市的氛围对我来说会更舒适。然而,意外来得猝不及防。仅仅入职第八天,这份工作就离我而去,对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!
我想,大概是我还未完全从学生思维转换过来。在学校,偶尔迟到、上课走神,或许无伤大雅。但在职场,任何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或态度,可能就被视为“不专业”。这次上海之行,教会我第二个职场铁律:必须学会严于律己,对工作常怀敬畏之心。
第三站:回归北京,讯方的港湾
接连的挫折,没有将我打倒。短暂休整后,我再次出发。这一次,机会降临在讯方北京分公司。由于前两次实习的“教训”,我对这份工作倍加珍惜,带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工作,怀着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任务,讯方提供的平台也让我非常满意,且薪资待遇符合预期。
目前在讯方的工作时间虽然不长,但团队氛围融洽,工作内容与我的所学的云计算方向高度契合,体验感非常好。现在想来,讯方不仅是我云计算技术学习启蒙的地方,也成为了我职业航程中一个温暖的港湾。如果学弟学妹们有机会,讯方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。
千投八面:
求职市场残酷下的坚持
分享完实习经历,不得不提一下求职本身的艰辛。坦白说,现在的就业环境确实充满挑战。为了找到实习和工作,我在各大招聘平台海投简历,总数少说也有上千次。收到回复的,寥寥无几,只有十五次左右。最终参加的面试,也就七八次。
三份工作,背后是无数次石沉大海的等待和精心准备。记得为了弄懂一个职位描述中的关键技术点,我和讯方的张迪老师讨论到深夜;为了准备一场重要的面试,就业指导范鑫老师一大早就帮我梳理可能遇到的问题,打磨自我介绍和应答技巧。最终,是坚持和不断调整,让我在讯方找到了新的起点。
求职路上,努力是基础,但运气和时机也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我想对还在找工作的同学说:别灰心!别着急!暂时的不顺,不代表你不够优秀。有时,真的只是时机未到,或者缘分未到。保持耐心,持续精进,打磨简历,积极寻求帮助(比如讯方这样的就业指导资源),属于你的机会终会到来。
对于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,我想说,请好好珍惜。每一份工作都来之不易,都包含着你的努力和机遇。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或不顺就轻易言弃。职场上的成长,往往是在克服困难中实现的,可以试着把每一次跌倒都当作升级的机会。
对于在职但萌生去意的同学,我的建议是:三思而后行!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?离职的后果,是否已考虑周全?如果深思熟虑后,依然决定离开,那么,请勇敢地踏上自己选择的道路!但请记住,每一次选择,都要对自己负责。
致学弟学妹们:
我的故事,没有惊天动地的逆袭,有的只是面对迷茫时的探索,遭遇挫折时的反思,以及找到方向后的坚持。这些经历教会我认识自己,敬畏规则,珍惜当下。
最后,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: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;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无论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,我相信,只要方向正确,脚步不停,终能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。
相关阅读 >>>更多